你以为这是某国外社交网站的的界面吗?错!它是南京理工大学为教师提供的人事服务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人事30余项服务应用历经4个多月的建设,于2016年元旦正式上线,开启猴年新气象!迎接各位教职工、校领导的再也不是冷冰冰、丑兮兮的界面,而是采用国际前沿的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而不为人知的是,除却超群的气质,这些服务应用更让老师们的工作效率提高至少10倍!
据悉,本次上线共计30余项服务,跨部门整合了人事处、组织部、离退休处等部门的各项人事管理相关业务,服务共惠及校内50个相关部门。
其中,“新进教职工注册报到”为新进教职工提供16项服务,“我的人事信息、我的信息变更”为学校近3000名教职工提供服务;“教职工信息管理、组织部管理、离退休处管理”主要面向职能部门进行信息管理与流程审核;“在职教职工查询与统计、各类人员查询”主要为各院系领导及校领导提供服务。
30余项服务应用的建设重点整合了人事处、组织部、离退休处的工作流程,完成业务的全面梳理,是一次“跨部门业务流程整合”的优秀实践。与此同时,其核心创新点在于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分离”、“流程与界面的分离”——此次所有服务应用的设计前期,已对服务对象进行了细分,并根据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需求进行重新设计。这与传统管理系统建设中“将教职工、业务管理人员、校领导的需求用一套系统满足”的模式有本质差异。因此不论界面或交互、流程或功能都为用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验!
30余项服务中,又以“新进教职工注册报到、在职教职工查询与统计”为突出亮点,一上线就受到学校各级人员的热烈追捧。
以“新进教职工注册报到”为例:教职工可收到一张与岗位相符的报到流程单,列举了需要办理的项目,每个项目的流程、责任人均清晰明确,并采用自助方式一步一步引导新进教职工完成。
图:南京理工大学教师报到单界面
服务应用上线前,新进教职工的注册流程多则需要1-2周,期间新入校的教师由于流程不清晰或不合理,常常要往返各个部门“跑断腿”,经过多次询问与资料提交才能办理完成,如今最快2个小时就能完成。
据了解,该服务是国内首例以服务的视角,深度优化新进报到流程环节,以线上、邮件、短信相互结合的方式将教职工新进报到各环节办理在学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的应用。服务建设中重新梳理了涉及人事处、财务处、组织部、团委、工会、计生办、校医院、图书馆、房管处、信息化处、保卫处、国资处、以及各二级单位在内的新进教职工报到流程,切实优化了报到流程。
而“在职教职工查询与统计”则以动态生成、直观的图表方式,将教职工在校信息以各种维度的统计图表、多维度检索、层层数据钻取予全方位呈现。使用对象由人事处、组织部、退休处等数据管理部门,推广到校领导,以及20个机关单位、21个教学科研机构、11个直属单位、2个独立学院等部门业务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
此次南京理工大学系列人事服务应用的建设,还是业内首家打破传统按职能部门独立建设管理系统的模式,围绕教职工个人全方位信息为视角按供需分配。人事处、组织部、离退休处等部门共同按照自己职能,管理好基本数据,各自权威数据及时共享至需求方。普通教职工对个人信息有异议,即可发起变更,变更申请可根据字段归属,自动提交至相应的管理部门由其进行认定审核。
此次上线的南理工新版综合人事服务一举实现了多项创新,但业内可参考的案例和成熟经验并不多,对此,全程参与新版服务建设的人事科科长胡晨坦言,建设前也曾希望承建厂商按照传统模式简单升级并尽快完成,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与承建商的反复沟通和讨论,“我们意识到如果不对人事业务流程进行深度梳理与整合,那又将做出千篇一律的系统,即使上线后也会面临‘用不起来、不好用’的情况。”所以此次项目建设,学校坚持“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做流程梳理,项目建设亦精益求精,真正以服务教职工为立足点,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期在“好用”的基础上做好“增值服务”。
第2期:“高冷管理”如何秒变“暖心服务”?
“暖心”服务秘诀原来是:
降低沟通成本,通过“导引式”服务让小白用户简单上手易操作!
多渠道通知办理进度,让用户办理全程“有感知”!
……
更多南理工综合人事服务建设内幕秘诀即将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