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致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WE+致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各位尊敬的校长各位主任然后还有企业家的朋友:非常抱歉这一次本来答应要来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咱们WE+的会议。因为有其它的活动,不能离开北京。所以说今天就不能亲临现场跟大家一块共同探讨咱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咱们金智做了一个很好的安排,今天专程来北京做了一段录像,我把我的主要观点跟大家谈一谈。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央十八大召开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我们十八大精神要建设“新的四化”,“新的四化”里面其中就谈到:我们国家要建设信息化国家是重要的一环。从教育系统来讲,我觉得要建设信息化国家首先是如何提高我们整体国民的信息化素养。这里面可能就牵扯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怎么开、信息技术课怎么衔接,也包括我们支撑这么大的国家,信息化国家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化专门人才,来支撑这样一个国家,第二个层次这是。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还要降低教育成本,现在的云技术大数据,都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这一次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化跟前几年完全是不一样的,前几年我理解教育信息化,比如说30年前大家买机器、买计算机培养学生。20年前,一些我们可能个别学校连上网,简单的用一些教务的管理、人事的管理、科研的管理,一些系统的应用,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我们叫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真正的融合。它服务于知识传播的本质,以前的信息化说穿了,它跟其它行业用的信息技术没有不同,现在的发展事实上信息技术融入了教学教务的管理,服务于知识传播的本质。所以说我们教育行业的朋友,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充分理解这次变革给教育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其实我觉得信息技术从历史上来说走了一条弯路,为什么呢?信息传播的本质规律叫做“中央复杂 末端简单”。我觉得这种发展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谓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学校围墙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围墙都会打破,因为你自己不打破,外面给你打破。所以说今后的大学至少会有两个校园:一个是物理的校园、一个是数字化虚拟的校园。
事实上互联网我们只是注重它作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只是强调它工具的一面,事实上这样一个工具它带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我觉的互联网时代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一种伟大的互联网精神,这种精神叫做“合作共赢 共建共享”。
我想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要跟的上时代的发展,我知道我们的大学领导我们的网络中心主任以及我们产业界的朋友,今天到会的广大朋友都是非常关注教育信息化、关注慕课的发展,事实上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讲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认识到这种严重性。
事实上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这种教育的形式会带来大的变革,这个变革还是渐进的。我们今天在座的我相信在场的认识都有提高,但是问题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这种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
但我觉得有些学校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部门去干。所以说尽管我们的能力很强,但是要研发这样的具体软件操作系统、管理的平台,可能需要专门的公司专门的人员来维护,在大学里面推CIO这种机制,也是希望学校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来统管信息化,而不是各自成为系统,各个系统的管理也是挺难的。如果学校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来统管这个事情,学校如果能够做的了那就自己做;如果做不了包出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就像你的电话系统不是包出去了吗?是不是?就说很多服务可以购买社会的服务。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为什么是合作的世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这种运营模式。不可能想象,在座的你们比如某个学校,你的网页做得很好,你的信息量很大,但是你跟大家不互联,你发挥的作用会很少,所以说互联网时代它最重要的精神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这也会指导我们人类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可能行为方式了。
由于这次因为特殊的而原因没能赶到会场,非常想念很多老朋友。很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很多主任、很多教务处的同志,都对学校的信息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谢谢大家,也希望我们这一次的研讨会能够成功!大家多多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