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是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已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5886亩,现有职工1.7万,全日制在校学生5.3万。 中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2003年成为“中管高校”;2013年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 。
学科特色
一是拥有世界最完备的有色金属学科体系;二是拥有中国创建最早的西医医院以及医学学科体系;三是拥有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教育体系。
师资特色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涌现了大批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的大师名家 。
在艰难创业年代,中南先辈砥砺前行、教育救国,涌现了一批新中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开拓者 。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南人继承创新、高歌猛进,形成了以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群。
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将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以德为先、实践育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40多万名合格人才,优秀校友遍布海内外,为人类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
科研特色
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82项,其中一等奖、特等奖12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专利授权275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42项 。
近年来,学校适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新需求,持续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龙头的校内综合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的中南大学。具体做法主要是健全“七大机制”。
制度建设机制
主要以落实大学章程为主线的制度建设机制,全面清理、规范学校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根据总体安排,我们学校制定的大学章程,已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并正式公布。学校内部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我们人事部门的制度文件也在紧锣密鼓抓紧修订,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也在调整和完善之中。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工作规范之后,也会为信息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组织决策机制
健全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组织决策机制,精简机构编制,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教代会、教授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等决策参与机制,构建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以人事工作为例,比如教师引进首先必须先经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才能进入二级学院的院务会,凡是没有被教授委员会通过的,则不能再提交院务会。又如薪酬分配实行的是二级管理,学校先从总额中划拨一块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再进行二次分配。其中分配方案也必须先经过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
教授治学机制
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授治学机制。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减少学院管理行政化、提高教授治学权威性;建立以学术主导的教师评价制度,形成学院同行、校外专家、校内学科组协同的教师评价体系 。
权力运行机制
以管理重心下移为主的校院权力运行机制。政策执行权下放、资源配置权下放、办学自主权下放、教师评聘权下放,学校负责宏观政策把握和督导 。以人事工作中的职称评定为例,学校只制定相关的总政策、下达名额或指标并全程监督,而评审条件则由二级学院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制定,评审过程都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进行。这样做有利于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也能使评审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资源配置机制
以贡献服务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事业编、非事业编分类聘用制度,按科研项目和绩效确定研究生导师资格及招生指标,以教学、科研绩效确定专职教师岗位津贴分配,以多方评分强化管理人员年度考评和津贴分配,奖优罚劣。
队伍提升机制
一个学校行不行,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这是我们重点应提升的对象。 实行青年教师“2+6”的培养资助计划是我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一个青年教师进来学校之后先做两年博士后,然后再给三年的聘用,如果在这五年期间,已经升为副教授了,那么他就可以从所谓有限期聘用转为长期聘用。 否则只能按“非升即走”的办法流出学校。如果因为岗位和指标的限制,而这些人又达到了副教授的条件,我们则允许再与其续聘三年。
多元育人机制
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的多元育人机制。教授必须上讲台,全面开放实验室,大幅精减课时数,提高课程教学开放度和精品率,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例如,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学校严格规定了教授必须每年要给本科生上课,没有上的将作为教学事故处理;同时又规定了讲师不上课,只能带一些实践性的课程。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如果您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有独特见解,如果您想跟高校信息化建设专家同台讨论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我们将有工作人员和您取得联系~下一站,11月22日,魅力重庆!小智在现场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