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作为1所教育部、工信部共建的211高校,并且是1所以“信息通信”为特色的高校,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信息安全工作
作为信息办2014年度—2016年度连续三年的工作重点:
自2014年开始,投入2人,专职负责此项工作,由教育信息化处统筹管理学校相关安全工作,对校内网站和业务系统进行备案和统计。
结合业务情况对备案系统进行差异化分级管理,对重要系统(如:校级、院级主页等对外服务系统,教学、财务、科研等重要的校内系统)每月定期扫描,重点时期(如:两会、阅兵、高招等)全网扫描。对于扫描有高危漏洞的系统先关停再整改,整改扫描合格后再上线,制定和发布《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校内系统网站系统上线流程。
2015年完成了校主页、信息门户、教务系统等5大核心业务系统的等保测评及整改工作;借助等保工作调整网络策略,分层管理和防护,从技术、管理双管齐下方式,扫除了多个安全隐患。
2016年,将继续整合校级和院级网站,加大投入力度。
信息化工作亮点频出
2013年,为了解决实验环境建设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 ,克服现有网络基础架构不合时宜的囧境。北邮启动SDN实验网建设项目,是国内首批启动该项目的高校(目前国内启动该项目,并取得成效的高校不足10所)。
基于此实验平台,已开展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创新实验项目。通过SDN实验网的建设,以革命性的新方式支持全国的各项科学研究。
通过SDN实验网的建设,以革命性的新方式支持全国的各项科学研究,具体突破点包括7大点:
北邮腾讯公众账号
如此短时间,收获这么多粉丝,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定位思路要清晰。
校园信息服务最大受众为学生,95后学生又习惯于使用QQ作为沟通联络工具,基于QQ公众号承载校园信息服务需求,显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服务上线始终要遵循“有用、有效”策略。
第一,数量不能多,不能分散用户注意力。
第二,符合刚需、高频特征。
故一期仅上线了6大服务应用,包括:教务、图书、就业、迎新、离校、校园卡。
其次,推广运营有策略
优质的服务,加上专业运营,有如如虎添翼。
运营,一定要选择最懂用户的群体去完成。因此充分借助学生力量,成立学生运营团队,联合信息中心共同完成服务运营工作。运营时机,也很重要,充分利用任何校内大型活动机会,以及各项业务时间点应用上线机会,进行整合运营推广。
针对迎新学校推出大数据运营活动:
学生进行认证绑定后,即可阅读自己的独家大数据日记!刚入校新生,全方位了解:你是第几个进入北邮的,你的宿舍位置,班级男女比例,班里老乡数量……老生们,全方位了解:已经修了多少学分,经历了多少满课的日子,成绩打败了多少学霸!
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展厅
展厅建设于2011年底落成,累计接待3.2万参观者。连续3年参加全国科技周北京主场活动,接待国家领导人参观。得到社会各界和北京市科委的好评和高度认可。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重点展示通信、信息新技术、物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的操作及体验。参观者通过各展项的体验及交互式操作,完成通信、信息新技术、物联网及相关新技术的操作及体验,做到新技术滚动展示和动态更新。
NFC校园卡、智慧校园平台、网管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就业系统、IT运维系统等信息化亮点,尽待下回分解……
这些酷炫的内容,我们将在参观北邮环节,充分领略、深度体验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