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包含:精益管理、精致教育、人职匹配、精准扶贫、困难帮扶。
2015年11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要“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
201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精准就业是高校未来就业主流的指导思想。目前,对精准就业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现在对一些论文进行研究综述发现基本上还是“理论构建+经验归纳”。经验归纳主要是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如女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或者是特殊就业政策,如基层就业政策以及分享关于高校个案的经验。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在探讨精准就业的时候可以在这里面寻找一个结合,或者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把宏观和微观之间构建一个更加中层、有现实使用价值的一些想法。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互联网+精准就业服务应该有四个基本的价值导向。第一是“尊重个性”,第二是“重视差异”,第三是“强调效能”,第四是“灵活善变”。为什么我们要说重视差异?这是一个变化着的时代,我们已经面对着特别多不一样的东西,就拿人才发展来说,人才发展新的指导意见提出来要分类指导,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同的性质、单位属性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如今行业也越来越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业也需要对这种差异保持一种敏感性。
同时,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成长在一个物质生活保障非常充分的环境下,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个性上或者是内心上的幸福感。近几年我们学生的就业稳定度正在逐渐的下降,很多的学生在3年之内平均服务1.5个左右雇主,工作更换如此频繁,或许很多时候不应该说是一种担忧,而是一种新的现实,我们应该去接纳它拥抱它。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强调效率,也要强调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就业质量中报告很重要的主观维度——就业满意度,在这样的基本价值导向下,我们的精准就业应该是有一种灵活善变的特征。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精准化的难题是什么?就业工作队伍:人、财、物资源有限。如果按照主体和内容两个维度区分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毕业生来说,他的难度就在于差异以及个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域、自身条件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用人单位,不同的地域、岗位、单位性质也是一个巨大的变量。对于我们就业工作队伍来说,人员非常紧张,服务的群体大。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应该是一个工作流程上、结构上的一种变革。在探讨这种变革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就业工作实在是太难太复杂。高校就业工作可以拆分为内容和主体两个维度。
高校就业工作的内容,包括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就业服务(包括管理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帮扶服务)以及就业情况的评价这三大模块;就业工作的主体最核心的就是我们接触到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就业工作者,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就业支持平台(包括各类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在如此多的内容和主体之下,我们要强调对差异的敏感以及强调工作内容的效能。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目前,主要有三个信息化的平台,大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都是在云研合作下,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升级。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上面,我们基本实现了学生毕业信息的采集以及所有毕业流程相关业务的数字化,我们的就业辅导员和就业助理,在日常工作中,只需要实时把数据传进去,及时的出就业简报以及在年终的时候做一个总结评价,这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以及成本。
就业信息网也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上面会有用人单位信息以及招聘信息的发布。而且我们现在正在依据这个平台,推行一个企业评级的制度,把入驻企业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的等级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微信公众号和我们的就业信息平台进行了对接。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就业精准上,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和动物科学以及林学为特色的高校,她是一所百年高校,在新时代的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也提出来我们要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也在不停的拓宽专业的覆盖面,现在我们在校生4.1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本科和研究生合计有1.2万人,在这样的规模之下,我们讲精准就业,很多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对学校进行足够的深挖。
我校最大的特色就是重点的支持二级学院和就业指导中心联合承办行业招聘会,在2017年的时候一共举办了17场的大型行业招聘会。对于比较弱势的学科,会举办联合招聘会,对于比较优势的学科,如农学院,会独自举办行业招聘会。
我们希望将专业和就业更好的对接起来,利用二级学院的校友资源以及平时在用人单位之中积累下来的资源。一方面招生情况很好,但现在面临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学校和学院大力的举办行业招聘会,希望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但是有些学院的毕业生并不热衷参加行业招聘会,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是不是说把我们的岗位和专业对接起来了之后,送在毕业生面前,他就会去选择,结果发现并不会。这也就启发了一个新的思考就是,我们的学生或许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停留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上,我们对毕业生的了解还不够。
除了将企业“引进来”之外,我们还组织老师和学生“走出去”,包括每年举行的教师专业日的活动,一方面是就业组的老师之间在业务上和渠道上的交流;另外方面是把老师组织到一些合作关系良好的用人单位学习,由这些企业一线HR给老师讲解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以及实际的招聘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曾艳清:信息化助力精准就业服务]()
精准目标、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评估。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来说,把我们的精力更多的抽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把专业上的优势投入到精准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指导的深挖,精准帮扶以及精准评估等等,这些我觉得才是我们高校未来能够做的,而且一定能做出很好的成绩的环节。
很多时候或许我们需要打通信息壁垒,要实现就业、人才培养、招生三个方面形成一个闭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思考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基本规则制定问题以及高校就业队伍在新的结构变化情况下的改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