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毕业后“慢就业”对态度越来越开明,但毕业前选择一个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仍是很多人的头等大事。
第一份工作去哪个城市,不仅关乎offer上写着的入职薪水,还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说,北上广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也有人说,热闹都是别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数据难以描绘万千鲜活肉体的真实体验,甚至同一组数据也可以做出大相径庭的结论。毕竟,选择都是基于一种态度,可能是向一百次落空中取一次满足的冲动,也可能是为一次风险放弃九十九次机遇的稳重。
但在个人的重要选择中,数据之所以有价值,在于数据作为一种事实的抽象描述,已足以作为一个说服自己服从内心的有力论据。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就业倾向与现实
来源:智联招聘
从数据来看,虽然新一线城市的就业倾向性最高,但是实际上最多的毕业生还是前往了一线城市。
在新一线城市的一次就业调查中,就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受城市规模所限,许多应届毕业生心仪的岗位设置较少,这也是非一线城市留不住人的原因。
新一线城市中许多方面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发展水平仍与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数据来源:新东方在线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数据来源:新东方在线
经常有人发帖问,毕业一年月收入XX是什么水平。回复也有套路,“好了,知道你厉害啦,下一个”。看似不在意,无形中披露的这些数据,还是不断提高了毕业生们对起薪的预期。
根据调查显示,最近三年,大学生的起薪预期与实际起薪的落差,从472元,到220元,到861元。想得美没有关系,年轻就要傻傻的拼!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
根据美国政府住宅租赁补助政策,住房费用占同期收入比值在30%以上的承租人,是可以享受租金补助的较困难人群。
从这个角度看,北上广深杭全部沦陷,能够体面生活的反而是苏州、东莞、成都、西安这样的非一线城市。
所以起薪的那点收入做不得数的,不过听说,最近大家都更看好个人成长?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什么是理想工作
来源:智联招聘
这连续四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宣传攻势下,毕业生们开始把眼光看向未来。
比较智联历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这是“个人成长”重视度首次超过“薪酬”重视度。
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说,薪资的提高是职业成长的最直接体现,在这方面各个地方表现有何不同呢。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来源:国家统计局、智联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毕业去哪儿 | 不论是一线、三线,灵魂和肉体都要在路上]()
来源:国家统计局、智联
这次的统计中,我采用了两类数据,一类是2017届毕业生的起薪数据,另一类是2017年春季社会招聘的平均薪酬。通过这两类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对未来薪酬的成长率有个大概的预期。
很明显,一线城市在平均状况下,薪酬的增长率并不占优,甚至落后于一些所谓的“新一线城市”。
我们常常能听到一线城市的财富故事,因为中国的一线城市确实慢慢成为世界级舞台,有足够多的大戏每日上演。但奋斗在一线的那些“被平均者”,其实并不足够光鲜,在很多领域还被他们呆在非一线城市的同学们默默超过。
大城市,永远不会缺乏冒险者。非一线城市,也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如何选择,取决于每个人想要如何导演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