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如何?你家高校拖“后腿”了吗?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报告,参与调研的117所高校,涵盖东中西部,涉及985/211高校、一般全日制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别。专家们通过对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绘制出五年间高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清晰发展脉络。
l 总体应用水平
117所高校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信息系统具体应用情况)
调研数据表明,目前高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已经涵盖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学校主要业务上。5年间,117所高校信息化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已建立服务师生、校友、院系、管理部门等的各类信息系统”的高校,从2011年的43所,到2016年的60所。相应的,尚在起步阶段的高校则越来越少,从2011年的14所,减少到2016年的7所。经过五年的发展,面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理念渐渐深入人心。高校信息化业务系统的重心已经从“管理业务为主的建设”逐渐转变为“服务应用为主的建设”。
l 信息门户成趋势
超半数被调研高校已有高集成度校园门户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建立校园信息门户的情况对比)
高校信息门户是面向高校教师、学生、职员和校友的大型专用网站。从关于信息门户建设的调查数据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高校均已经建立了集成度较高的校园门户系统,并且逐年上升,在参与的117所高校中,建立信息门户的学校从2011年占69.23%(81所),到2016年上升为87.18%(102所)。
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系统受青睐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校园信息门户所集成的服务系统对比)
统计数据表明,117所高校中,集成教学教务信息系统、OA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学校最多,也均有较大的发展,从2011年的占比60%(77所/78所/68所)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占比超过70%(98所/97所/87所)。办公OA系统(增加21所)、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增加19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增加26所)、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增加16所),上升比较明显,这与高校在信息化进程中向核心业务教学、科研等的倾斜有很大关系,表明高校信息化的需求驱动力正在发生转变,信息化系统真正在为师生提供服务的趋势明显。
网站热门内容是公共信息和服务类新闻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门户网站主要提供的内容)
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以公共信息与公共服务为内容重点,新闻最高,两次调查的高校基本一致,没有变化,其次是免费邮箱、搜索引擎、网络接入等。值得关注的是,相比2011年,2016年高校提供给师生的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免费网页空间、网络社区、影音资讯等的学校减少了,尤其是电子邮箱和搜索引擎,这与社会上免费电子邮箱和搜索引擎工具、网络社区及网盘空间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导致师生需求减弱。
l 统一身份认证
九成被调研高校已统一身份认证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是否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管理系统)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日渐增长的现在,统一身份认证对保障校园各项管理系统有序运行,保障校园网数据和网络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共同参与的117所高校中,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的学校从2011年的89所(占比76.07%)上升到了2016年的106所(占比90%),提供的服务对象也向师生和教学科研倾斜。
近九成被调研高校可实现跨校访问
(实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的用户范围对比)
在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106所高校中,支持跨校区访问的高校占到87.74%,即支持跨校区统一身份认证的学校达到93所,而几乎所有具有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高校,都支持“移动信息平台”,但支持跨学校访问(跨区域的联邦认证)的仍然为数不多,说明这方面的需求仍不突出。
近半高校支持校内应用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实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的用户范围)
在106所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学校中,有近一半(49.55%)的学校“支持校内应用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三。这说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是基于应用的需求的。
l 数据共享与交换
七成高校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是否建立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
两次调研的117所高校中,建立了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的学校有所增加,2011年建立该系统的学校有74所(占63.25%),到2016年则上升到86所(占73.50%)。在建立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方面,985/211高校明显好于一般全日制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这也与985/211高校复杂的数据交换需求有较大的关系。
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和科研项目信息实现共享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包含的数据类别对比)
在建立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的学校中,其数据类别包含有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科研项目信息、公共资源信息。对比2011年和2016年两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到,117所高校中,对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和科研项目信息进行共享的高校明显增加。2016年的调研数据中,凡是建立了校园公共数据库的学校,基本也都进行了学生信息(85所)、教职工信息(86所)的数据交换,而公共资源及科研项目的信息交换,还有完善的空间。
l 教务教学管理信息化
八成被调研高校教师主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是否有由学校或院系(不包括网络学院)统一建设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教师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式统计)
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来看,117所高校中,2011年有98所学校或院系(不包括网络学院)统一建有网络教学平台,2016年增加到了104所。五年间的对比差异不大。大多数学校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方式并不进行强制要求,84.62%的高校教师以自愿使用为主,少部分学校(约7.69%)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有名额限制,或强制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l 科研管理信息化
5年间,科研信息化未发生质的变化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提供科研信息系统服务的高校数量)
2011年的数据表明,有55所高校已提供科研信息系统服务,2016年,增至81所高校,增量明显。科研信息化的发展在5年间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与高校高校学科发展更注重校际交流与合作,而不是在校内进行统筹管理有关。
985/211院校已覆盖采用开放仪器设备展示及管理系统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开放仪器设备展示及管理系统的高校数量)
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有无使用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问题上,“有开放仪器设备展示及管理系统”的学校,从2011年的33所,增加到了2016年的51所,几乎所有的985/211高校均已经覆盖采用。
l 校园一卡通
5年间,校园卡集成的多种功能各校之间差异较小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学校是否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117所高校已经实现的校园卡功能对比)
在两次调研的117所高校中,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高校从101所增长到109所,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所提供的一卡通的功能却有变化。从参与两次调查的117所高校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在消费功能餐卡、水卡、洗浴卡、购物卡以及身份识别功能的学生证、图书证、教职工证等方面,五年间学校的差异较小,有的甚至完全一致。
明显变化的是门禁卡、银行卡,集成这两个功能的学校一多一少。门禁卡的功能在校园卡中的集成得到加强(增加了11所学校),是因为许多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已经完成,在校园卡中集成门禁卡的功能也相对比较顺利。将银行卡功能集成在校园卡中的学校则减少了17所,其原因与银行系统在手机终端、移动端、电脑端的普及有关。上机卡的功能集成也减少了15所(从2011年的89所减少到2016年的74所),这也与学生终端电脑普及之后对上机的需求减少有关。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数说丨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你家高校拖“后腿”了么?]()
小智觉得,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以人为本”,真正从师生需求出发,为师生服务。当然,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高校也应释放核心业务的数据能量,助力高校奔向“双一流”目标。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节选自《117所高校综合管理信息化对比分析》,作者:傅宇凡、冀婧岩、高凯涛、吴晓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有删减,若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