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成绩、愁选学校和专业,高考结束,你以为“愁苦”的只有准大学生们?NO,高校里还有一波看着别人外出happy,自己却留守“阵地”的招生办老师。每年暑假,他们都重复着这样的“愁苦”: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但,正如高考成绩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一样,高校招生老师的生活也是“有人愁苦有人欢笑”。小鱼了解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少高校开始引入技术驱动招生工作,传统的人工制作表格、处理分析数据、咨询问答等繁重而又琐碎的工作竟有了“智能助手”帮忙处理:鼠标轻松一点,符合国家高考录取系统数据标准的表格立马生成;关注高校微信等,虚拟机器人24小时在线处理考生问答。
招生数据“助手”:全流程数据资产“尽沉淀”
招生数据是高校重要的数据资产之一。小鱼了解到,早在2012年,不少学校就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处理招生的数据,从数据的导入、到录取数据处理,再到查询服务,甚至后期各高校招生的区域、年份等各维度数据分析,还有录取通知书和快递单的批量打印都有“招生数据助手”帮助,一键式轻松搞定。
eg:1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半个月录取数据处理工作1天全搞定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招生工作,5年累计完成26043名新生数据的转换处理、录取通知书和快递清单的制作、基于26张各维度招生数据分析报告支撑决策,并已连续5年招生计划达成率超过100%。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后台处理界面)
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录取往往要花费超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从数据导入、处理录取等招生相关的数据分析工作,而有了“招生数据助手”,短短1天就完成了。而且,不用再担心从各工作人员电脑上进行数据整理的繁琐,沉淀在系统里随时可以调取查找,进行分析。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eg:2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连续5年录取达成率超100%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图书综合楼)
作为一所艺术专业出类拔萃的高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怎样处理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鲜花”和“小鲜肉”的录取工作呢?小鱼了解到,借助“招生数据助手”,该校5年累计完成17218新生数据的转换处理、录取通知书和快递清单的制作及数据分析工作。
不仅如此,通过招生数据分析报表,该校还实现了招生计划合理分配、招生宣传有序推进、优质生源地有效挖掘等管理价值,连续5年录取工作招生计划达成率超过100%。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招生后台界面)
相关人员透露,该校以前招生基本还要请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帮忙解决数据处理这项专业性技术工作,但信息化手段让刚上岗半年的招办普通工作人员就自己实现了“闭环”,效率也大大提升。
招生服务机器人:学校概况、专业“尽知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交通、医疗、金融等各行业领域,分担客服咨询、分诊引导等服务工作。南京理工大学也在今年引入了机器人“小兰”,担任“校园百事通”。招生问答是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招生季,考生了解学校信息的关键工作。不同于传统的招生咨询,招生服务机器人的引入解决了高招咨询小组的大难题,再也不用接电话接到“手软”!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据了解,不少高校已在采用招生服务机器人,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色专业、分数线、转专业流程等考生比较关注的共性问题录入智能服务平台,由智能招生机器人进行应答,且通过微信、网页、APP、QQ等多渠道接触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招生服务信息,24小时在线实时回复考生提问。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eg:1
上海外国语大学:“i上外”机器人服务考生数是人工的3.5倍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筑)
2016年6月,“i上外”招生机器人正式上线,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专门为招生引入的智能机器人服务。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每天咨询“i上外”机器人的用户数超过700人(相当于人工接听700通电话),远远超过原招生办每日200通的承载量。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上海外国语大学PC端招生机器人对话问答)
“i上外”上线以来,平均每月总会话数3000+、每月服务独立用户1000+,平均回复成功率91%以上,累计服务15000+师生,完成28000+次对话。
且借助于智能语义分析等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该机器人还能接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将与考生的交互问答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更精准地理解考生服务述求,从而优化招生服务模式和流程,考生具体的回复准确率超过93%。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上外招生”移动端招生机器人对话问答)
华东师范大学的招生服务机器人高峰期每日总会话数也达到3000+,每日服务独立用户800+,回复成功率达到97%以上。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半个月招生数据工作1天竟全搞定,别人家的高校有这种“神器”!]()
(华东师范大学PC端招生机器人对话图)
小鱼有话说:
无论是“招生数据助手”还是“招生服务机器人”,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可实现场景,从管理到服务,再到数据支撑决策,各高校已逐渐认可并践行着以技术驱动教、学、研、管、服的创新模式,提升效率,更好地为师生用户提供更智能、更智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