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信息化总体情况
总体来说,香港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效较为显著。校园无线网络基本无缝覆盖校园,网络速度快;信息技术对教学支撑明显,建有WebCT或Blackboard教学系统;行政管理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应用,学校大部分业务流程可网上办理;部分高校建设了高性能计算,促进科研水平提高;校园卡应用广泛,安全便捷;信息共享程度高,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实现充分共享和很难过,准确高效。
——引自 王世锋 香港高校信息化建设特点与启示
本期小智主要介绍在香港高校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一些支撑。
壹
▼
在香港的高校,选课也是一场拼网速和手速的体力活,如果你想选到一些热门科目,比如说课程有趣成绩又高的课,香港的同学们称之为「靓grade科」,就是考验网速和手速的时候了。如香港理工大学的eStudent平台,不只可以用来选课,还包括课表信息、成绩查询,以及了解到一些毕业要求等。师生根据此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便捷有效。
「香港理工大学的eStudent 平台」
「香港科技大学的SIS 平台」
「香港大学的HKU portal 」
贰
上课的笔记要到哪儿拿呢?
(别跟我说你又举着手机拍了一节课PPT啊喂)
有些事情要问可以怎样联络老师呢?
(别跟我说你上完课了还不知道老师是谁啊喂)
在香港各大学都会有一个在线教学平台,然后每位老师都会把笔记、教学计划、需要用书、评分标准上传至平台上,方便同学自己查阅,同时老师也可以发布通知公告,以及在平台进行在线考试,时尚又环保呢~
PC端
「香港理工大学的blackboard」
「香港大学的moodle」
「香港科技大学的Canvas」
手机端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香港理工大学,教师将所有教学课件及学习资料以PPT或PDF格式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进行交流、提交作业、参加考核等。他们每学期14周,一门课一般42学时,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而参考资料或谈论一般是网上获得或进行。并且,部分高校还在尝试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完全自主学习,学生仅通过电子邮件等网络方式与教师沟通疑问及参加考核。
叁
上课缺少互动?三天两头想逃课?
面对这一高校共有难题,香港的大学是这样做的:如香港理工大学的uReply平台,老师会通过uReply在课堂上开放「课堂号码」, 学生通过学号认证登录,一般老师会通过uReply来提问问题,同学们就可以在PC端和手机端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时间到了后,老师的屏幕上会显示同学的答案分布。不仅可以让老师知道同学们课堂学习的情况,也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有些老师还会用uReply的答题率来算上课的出席率,想要逃学的同学们要小心一点喔~
「香港理工大学uReply网页」
其他:就业网
跟内地高校一样,香港的大学也会有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网站。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学校提供了CAPS( 职业及就业服务办公室)。在CAPS上,不论是内地的或是国际的实习机会都可以申请,毕业后,学生可以在CAPS看到不同公司的岗位需求,也可在CAPS报名参加各类就业讲座,为求职做准备。此外,学生还可以在CAPS申请在校园兼职工作(Work-In-Campus),为校园不同的兼职空缺岗位和有兴趣的同学配对。
香港理工大学CAPS界面
特别鸣谢
香港理工大学 Irisss 同学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