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与广泛应用,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智慧校园”的全面转型期。从管理到服务逐步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所在。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依托线上办事大厅、移动校园平台的校内服务内容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脑与手机缩短了人与人、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距离,提升服务提供者的与使用者的沟通效率与便捷性。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Q:通过高校服务的“线上迁移”和“移动化”就能让师生随时随地获取到高校所有服务么?
高校最后一公里,不只是快递的难
在网上检索一下“高校最后一公里”,我们能看到的很多关于快递服务无法进驻高校校内,学生取快递长途奔波的话题。不止是快递,还有外卖、共享单车等也逐渐被高校禁入,这其实就是校外服务在象牙塔外所面临的尴尬难题:“师生有需求,服务进不去”。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要出去玩,你的室友突然喊住你,先别急着感动,他可能不是要陪你,只是想让你帮忙拿快递...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如果说校外服务是存在“进不去”的难题,那反观校内服务呢?在人工办理、网上办理、移动办理的高校信息化服务转变过程中,师生都能明显感受到这种转变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在电脑上甚至是手机上轻点就能获取相关服务,一切好像都很美好的样子...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但!!!别被线上办理带来的便利轻易麻痹,高校也有些服务正处于“下不来”的尴尬境地:“有些服务,在只有网上和移动办理信息化手段的前提下,人工仍无法替代”,高校服务也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 你的火车优惠卡需要充磁的时候,线上是没有磁的~
× 你的成绩、证明等材料需要打印的时候,线上是没有打印机的~
× 你的证明材料、申请材料需要盖章的时候,线上是没有章的~
童鞋们纷纷表示:
网上办事大厅和校园APP表示: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划重点:所以说并非所有的服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事物性服务仍需要人工参与,无论是网上办事大厅还是移动校园APP,在这些事物性服务的提供上先天就无法触达,就好像你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购物、叫外卖,但仍需要经历一个配送的过程才算真正拿到所购物品。
线下办事大厅尝试,服务时间受限
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让师生“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很多高校整合教务、学工、后勤等各部门职能,建立线下集中办事大厅,通过“线上+线下”受理、办理模式,逐步实现了“让学生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的工作目标,较好地提高了师生的服务满意度。
然而,线下办事大厅现状是:
学生:
终于下课啦~我要去线下办事大厅去盖个章。
终于下班啦~一天下来都没几个学生来办业务,唉。
部门老师:
线下办事大厅存在的时间冲突问题对师生用户尤其是学生显得特别明显,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重叠较多,办事大厅的服务便利性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办事也不是很方便。
高校服务还需一个
高校充磁、打印、盖章...
线上办不了...
线下看缘分...
再想想在平常生活中:
取钱有自助ATM
挂号有自助挂号机
就连唱歌都有自助KTV
...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服务“零距离”,高校与师生之间可能还差个“ATM”]()
这些事物性服务如果只能依赖于人工,师生办理难免会遭遇闭门羹、排队、踢皮球等问题,在线上办事大厅和移动校园APP服务不到,线下办事大厅服务受限的时候,师生可能更需要一种线下的非人工媒介,高校服务如果有类似银行ATM一样的自助设备,只要你钱多一天取八百次想什么取就什么时候取,能够全天候提供各类服务。那这种智能自助终端设备便是高校线下服务送达的最佳载体,是线上往线下延伸的接入点,也是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化的重要一环。
高校信息化服务不只是在“PC上”和“手机上”,智能终端设备将成为继PC、手机之后面向师生服务的第三大必备载体,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高校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实现高校服务的最终落地。